GTM

目前分類:迷人小說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書名】:《窮人客棧》L’auberge des pauvres
【作者】:達哈.班.哲倫(Tahar Ben Jelloun)
【出版】:皇冠文化(2004年4月初版)


「窮人是不需要住城堡的,窮人就是沒人愛的人,就因為這樣所有的故事都是愛的故事,而沒有好收場的時候,故事就擱淺在這裡,在這地下室裡,就像遇難的船隻,就像撞在人生之牆上的悲傷事物。」


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曾在小說《白河夜船》中描述女主角紫織所從事的一種奇特工作──陪客人「純睡覺」。工作內容並沒有任何情色成份,只是很單純的陪伴容易在夜裡受驚醒來的客人睡到天明。什麼樣的人無法在夜裡好好睡上一覺呢?大部份來找紫織的客人都是因為受到情感上的傷害,身心處於嚴重疲憊狀態而感到孤獨無依的傷心客。

而在世界的遙遠另一端──那不勒斯,則有一座「窮人客棧」,或叫孤獨收容所,專門收容受了傷的靈魂,和靈魂想遺忘的故事。

一位年過五十的摩洛哥大學教授,由於再也忍受不了長期忍氣吞聲的生活,以及與相伴多年但早已同床異夢無話可說的妻子為伍,在一通神秘電話的邀約下,抱著碰運氣的心情參加徵文比賽並幸運入選──獲得三週免費食宿招待的那不勒斯之旅。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河經》A River Sutra
【作者】:吉塔.梅塔(Gita Mehta)
【出版】:心靈工坊(2004年7月初版)


「人必須有能力受苦才能脫離苦難,不能受苦的人不算活著。」


初讀《河經》這本小說時,總不免一再想起德國著名詩人赫塞(Hermann Hesse,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於四十五歲時完成的名作《悉達求道記》(又譯流浪者之歌)。這兩本小說的主角都在尋求生命長河中的悟道與解脫,故事同樣發生在印度,同樣有著一條美麗的河流,在種種經歷與他人故事的聆聽中,於入世、出世中逐漸了悟生命的奧秘與真義……。

《河經》述敍的是圍繞在印度聖河──娜瑪妲河岸所發生的各種故事。娜瑪妲河被朝聖者視為「濕婆神」(在印度教裡,濕婆Shiva與梵天、蓖濕奴並列為三大神祇)之女供奉著,傳說只要看一眼娜瑪妲河水,人們世代所累積的原罪就能夠被洗滌乾淨。

小說的主人翁是一位中年退休的政府官員,妻子過世後,決定歸隱山林,便向政府申請到位於娜瑪妲河岸旁的公家招待所任職管理人。這段期間,主人翁在河岸旁陸續結織了一波波「奇人」:苦行耆那僧、穆罕少爺、茶莊經理、哈瓦麗藝妓、女音樂家、濕婆苦修者……。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愛的十一分鐘》ONZE MINUTOS
【作者】: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出版】:時報文化(2004年3月初版)


「春神來吧,以希望祝福我,盡可能久留。」──芮爾夫


喜歡保羅.科爾賀的讀者,首度翻閱此書時,必定會被小說中的「性愛」主題所震攝,不同於早期著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薇若妮卡想不開》,保羅首度以多數人避而不談的「妓女」為主角,訴說關於這位巴西少女瑪麗雅離鄉背景追尋「夢想」的歷程。

保羅當初考慮以傳統的方式來探討性愛神聖的本質,但在日內瓦出席新書簽名會時,遇到幾位專程到場等待簽名的妓女,之後偕同經紀人、朋友與其中一位經歷十分特別的妓女共餐,之後又陸續見了幾次面,而本書就是以這位花名為瑪麗雅的個人故事為根據而寫成……。

瑪麗雅中學畢業後(十九歲),找到一份在布店上班的工作,足足兩年,終於存夠了錢,決定前往夢想中的里約熱內盧度假一週。沙灘上,一位來自瑞士的演藝經紀人遊說她前往歐洲工作,來到日內瓦後,瑪麗雅強忍著寂寞與語言不通的無聊時光,在夜總會中跳著熟悉的森巴舞,三個月後因為翹班而被開除。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
【作者】:艾莉絲.希柏德(Alice Sebold)
【出版】:時報文化(2003年9月初版)

「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great battle.──Philo of Alexandria」(引自電影《陌路天使》Between Strangers)

【對人要心存慈悲,因為,你所遇到的每個人都在打一場重要的人生戰役。】


人生實難,最艱難的往往並非於人間所遭逢的各種苦難;而是苦難之後,凡人你我,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與信念,才能從苦難中掙脫出來,讓生命繼續前行與飛翔。

蘇西,小說中的女主角,於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遇害,當時她才十四歲。兇手是誰?兇手是蘇西的鄰居哈維先生。他誘騙蘇西進入地洞,強暴後並殺死她。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When Nietzsche Wept:A Novel of Obsession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出版】:張老師文化(2000年11月初版)


「選擇你的命運,熱愛你的命運。──尼采」


當存在主義與精神分析相互碰觸時,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本書作者亞隆為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不但精於人際心理治療、存在心理治療,更擅長於將「存在」問題與「關係」議題融入動人的小說情節中,讓一般人也能在沒有任何學術背景下一探究竟,並藉由小說的對話內容反思自己人生的種種關係與課題。

這次登場的主角是「存在主義大師」──弗德里希.尼采與「現代精神分析始祖」──約瑟夫.布雷爾(弗洛伊德的老師),主要配角包括弗洛伊德、路.莎樂美、安娜.歐氏(貝莎)。舞台時間設定於一八八二年,雖然真實世界中的尼采與布雷爾從未碰過面,但小說內容主要仍以角色當時的真實生活狀態為本:包括尼采的「絕望」、布雷爾精神上的「痛苦」、路.莎樂美與尼采的糾葛,以及安娜.歐氏與弗洛伊德、以及布雷爾之間的關係。

一八八二年,三十八歲的尼采在朋友保羅李的介紹下認識了芳齡只有二十一歲的莎樂美,隨後兩人並發展出一段短暫但深刻的愛情,這段戀情因保羅李的存在而複雜,同時在尼采妹妹伊利莎白從中作梗下以悲劇收場。尼采為失去愛情而悲痛,為遭人背叛而耿耿於懷,一八八二年末,尼采深深陷於絕望泥淖之中,並出現了自殺的傾向。一八八九年,四十五歲的尼采精神崩潰,並陷入嚴重局部麻痺痴呆(末期梅毒的一種型態),這些病症讓長年飽受嚴重偏頭痛之苦的尼采更加痛苦,最後病逝於一九OO年。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八百萬種死法》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出版】:臉譜文化(2002年01月初版)


「你知道這城裡有什麼玩意兒嗎?這個他媽的都市叢林臭爛污裡有什麼,你可知道?有八百萬種死法。」


這個他媽的都市叢林是何處?換個方式問,哪一座城市會有八百萬個故事?八百萬種死法?

紐約。

被封為美國當代首席冷硬私探派作家,勞倫斯.卜洛克──無疑是當今最受矚目的犯罪小說大師。卜洛克的偵探小說中隱藏著個人對世界的關注與反思,在懸疑驚悚的消遣閱讀中,人類的孤獨處境與療傷止痛,透過小說中的人物逐一揭示,其中最受好評的即是「馬修.史卡德系列」──以紐約一名戒酒中的無牌私探馬修.史卡德為主(該系列小說據說也是沉默寡言的影帝梁朝偉鍾愛的作品,其中尤以《八百萬種死法》為首選)。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深河》
【作者】:遠藤周作
【出版】:立緒(1999年8月初版)


「各色各樣的人背負著不同的辛酸,在這深河祈禱。河流包容他們,依舊流呀流地。人間之河,人間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


「深河」,指的是印度的恆河(Ganga River),印度人相信,如果死後能在這條聖河河畔舉行火葬並將骨灰灑入河中,靈魂就可獲得解脫並在來世復活;每年都有超過百萬以上的印度教徒,聚集在屍灰或屍體漂流的恆河中沐浴、淨身,藉以洗淨身上的罪惡並祈求從輪迴轉世中獲得救贖。

《深河》為遠藤周作的最後鉅作,在這部以「宗教」為主題的小說中,遠藤透過中心人物大津──一位虔誠的天主教神父與其他人之間的生命牽引,探討佛教(輪迴轉世)、一神教及汎神教之間並非截然對立的概念。

不論心中是否有宗教信仰,不論信仰何種神祇,閱讀《深河》能讓人省思生命中追求為何,以及如何凝視與我們不同世界生活者的存在。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6封布拉格地鐵的情書》Roman pro zeny
【作者】:米哈.伊維(Michal Viewegh)
【出版】:大塊文化(2003年2月初版)


「我的愛,我每一個月只給妳寫一封信,也保證每封信不會超過六十行。我必須逐字斟酌,盡可能精簡地使用文詞。現在我只期待一件事:妳每天都會搭地鐵到出版社上班,那麼你遲早會在廣告看板上看到我寫給妳的信。」


生於1962年的米哈.伊維,被譽為當今捷克最受歡迎的中生代作家。米哈.伊維擅長運用輕快的節奏處理對話,以犀利的諷刺及短句讓情節直轉急下;閱讀他的作品,即使文章再厚再多,都不會感到疲憊,一氣呵成的諷刺與論辯,常叫人大呼過癮。

1992年12月,布拉格地鐵的廣告看板上出現了一封情書,奧立佛在寫了三封信給前女友蘿拉卻未獲任何回應後,任職廣告界的他突發奇想,決定以每月一封的公開情書向蘿拉表白他堅定不移的愛。

21歲任職出版界的蘿拉,不論在辦公室或渡假勝地都為愛情深深苦惱:傑夫是美國人,語言及文化的差異太大;小她2歲的瑞奇過於單純,是一家手機店的店員;四十歲的奧立佛年紀太大,而且曾經出軌;還在教育學院唸書的羅伯長得俊俏,但是好像比較關心自己……。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大海,大海》The sea, the sea
【作者】: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
【出版】:木馬文化(2003年8月初版)


「一部美妙、複雜、反諷的小說,直視人生所要面對的各種妖魔鬼怪:恐懼、嫉妒、虛榮、誤置的愛所帶來的痛苦和困惑,以及暴力衝動。──2001年惠特比獎得主約翰.伯恩賽德(John Burnside)」


艾瑞斯.梅鐸,英國廿世紀國寶級哲學家兼小說家,被譽為「英國最聰明的女人」,曾以本書獲得1978年布克獎。擅於說故事的艾瑞斯,以絕妙的想像力及對人性的精闢洞察,帶領讀者一步步進入彷如大海般複雜又狂妄的異想世界……。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執著的心靈故事。

查爾斯.阿羅比,60多歲,集導演、劇作家、演員於一身,備受英國劇場界崇拜的偶像級人物。當他「誓言要棄絕魔法,成為一個隱者」,並選擇回到大海邊定居後不久,卻在當地遇到了初戀情人哈特妮。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查令十字路84號》84, Charing Cross Road
【作者】:海蓮.漢芙(Helene Hanff)
【出版】:時報文化(2002年1月初版)


「這是一間活脫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一走進店內,喧囂全被關在門外。一陣古書的陳舊氣味撲鼻而來。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面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逕放光芒。」


這是一本十分「美好」的書籍,值得所有愛書人細細品味。本書集結作者海蓮.漢芙與倫敦書商自1949至1969年長達二十年的魚雁往返。漫長的廿年歲月裡,雙方始終未曾謀面,透過一封又一封往返於紐約與倫敦的書簡,建立起這段深厚動人的情誼。

情誼源起於海蓮於1949年10月5日寫了一封信給查令十字路上的「馬克與柯恩書店」,隨信附上一份書單,請求這家專營絕版書的書商代為訂購。書商FPD於回信中又向海蓮推薦了幾本好書,隨著信件的往返,雙方漸漸對彼此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藉由書信,分享彼此對書籍的喜好與真摯的友誼。

一九一六年生於費城的海蓮,一生歲月幾乎都在曼哈頓渡過,終生潦倒困窘的她卻沒有因而喪失對寫作的堅持與對美好人生的嚮往。這些與書商往返的書信中,充分傳達出海蓮樂觀開朗的個性,同時能夠感受出海蓮的熱情與慷慨:她在許不清的節日中曾寄送:六磅重的火腿、生雞蛋、葡萄乾、牛舌罐頭、桌巾……等物品資助對方,對當時全國物資都十分缺乏的倫敦來說,無疑是遠方感人的雪中送炭。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她》
【作者】:胡晴舫
【出版】:時報文化(2001年6月初版)


「她也是我的『遠方』。而我應該如何進入她的世界,我問我自己。因為我是如此急切地想要結識她,了解她對生命的期待與要求,什麼人讓她傷心,什麼事令她發笑,什麼經驗教她念念不忘,她最喜歡和最討厭的活動又各是什麼,乃至於她的星座、她的上帝,和她對男人的觀感。我於是要求她跟我說故事。她的故事。」


第一次讀胡晴舫的作品時就喜歡上了「她」,或者,應該說是喜歡她冷眼看人生的銳利與從容。每認識一個〈她〉,就感覺自己好像偷窺了亞洲某個城市中的女子:知道她的詐與壞、明白她的悲與喜,了解她的人生劇本裡有些莫可奈何……。

五十一位亞洲女子的生命故事,透過旅者作家的冷靜觀察與獨特領會,捕捉成一篇又一篇的人生風景:將自己自比為戴安娜王妃的緋聞女主角;以性能力做為評選丈夫標準的日本女子;極度纖細敏感又自視甚高的女子,放棄自我開發的勇氣,嫁給一個毫無靈氣但在生活上能照顧她的男子,兩個高級知識份子為了一個萬年博士學位(苦讀十年的丈夫)困坐冰天雪地的美國;老是將「我也不想這麼做」掛在嘴邊的職場女子,毫不留情的利用人性的「偽善」,將工作中的爛攤子丟到別人頭上;把性、愛情、婚姻都分得很清楚的拜金女郎;即使年過三十,仍將自己打扮成一副高中女生模樣的「小女孩」,二十二歲那年她問旁人:「男孩子坐過的椅子是不是就會讓我懷孕?」

從女人的角度看女人、寫女人、面對亞洲文化的差異,胡晴舫用自己的筆觸寫出她所理解的「她」,每個故事都是隱身遠方的她,也是你我身旁的她。雖然每位女主角都承其文化的生活影響,但是仍可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許多女人不變的生命處境。一位年僅十九歲的日本女藝妓說道:「活在現代卻要當一個古代人,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未來更教我害怕。不過,人只要活著,都得學會處理自己的命運。我已準備好以一個藝妓的身分來面對。」這段話似乎也是女人們的自白:「活在現代卻要當一個女人,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未來更教我害怕。不過,人只要活著,都得學會處理自己的命運。我已準備好以一個女人的身分來面對。」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男人與男孩》Man and Boy
【作者】:東尼.帕森斯(Tony Parsons)
【出版】:商周(2002年6月初版)


「替極其重要的『我終於長大成人』的三十歲生日做準備時,應該避免一些狀況:和同事發生一夜情。貿然買下負擔不起的奢侈品。被妻子拋棄。失業。突然變成單親爸爸。如果你就要三十歲,隨你做什麼,但就是不要做以上任何事。這會搞砸你整個鼎盛時期。」


有人說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小說中的男主角哈利.席佛,因為一次失控的意亂情迷,不小心打破了上述的「金科玉律」,失去原本所有令人稱羨的美好事物: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兒子、光鮮亮麗的媒體工作,以及堅強的男性自尊。

閱讀這本動人又幽默的小說時,不禁懷疑這一切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不信你瞧瞧作者的簡介:東尼.帕森斯二十九歲時,拿到了四歲兒子的監護權。此後,一切全都變了……東尼.帕森斯出生在東倫敦的藍領家庭。二十歲時,他在一家製造槍械的工廠工作。接著,他成為一名音樂記者,負責新浪潮(new wave)與叛客搖滾(punk rock)領域。帕森斯和另一名音樂記者結婚,而在離婚後,得到兩人兒子羅伯特的監護權。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作者】:羅伯.J.華勒(Robert James Waller)
【出版】:時報(1993年11月初版)


「當白蛾飛動時,如果你還想用晚餐,可以在今晚收工後過來。任何時候皆可。」


還記得電影中這個場景嗎?男主角若柏在羅斯曼橋拍照時,發現了這張女主角芬西絲卡在前一晚張貼的小紙條。這次的相遇,雖然僅僅只有四天,卻為兩人留下了至死不休的動人戀曲……。

無意間在書店發現《無盡鄉間路》這本小說(即《麥迪遜之橋》續集),作者羅伯在經過十年後,為了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紛飛沓至的讀者來函要求,於是,再度為小說中無緣相守一生的男女主角譜出另一段故事。事實上,那是另一段關於男主角的古老戀情;也許,將記憶停留在《麥迪遜之橋》的一切,更能留住最初的感動……。

喜愛《麥迪遜之橋》影片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比改編後的電影更精彩的原著小說;雖然改編後的電影感人至深,但原著小說的文字魅力更能讓人親身體會男女主角對彼此的真摯情意。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盲目》Ensaio sobre a Cegueira
【作者】:喬賽.薩拉馬戈
【出版】:時報(2002年8月初版)


「若你看得到,就仔細看
若你能仔細看,就好好觀察──摘自《勸誡書》」


當前陣子SARS疫情蔓延,和平等醫院相繼傳出調度失控,一幕幕電視畫面彷如人間煉獄讓人不忍卒睹時,突然想起去年年底看完的這本小說。

這本由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賽.薩拉馬戈所著的作品,有如一本世紀末預言書,如實且殘酷的描繪當人類因不明疫情發生時所發生的各種悲慘情境。故事發生在一座不知名的城市:一位司機在紅綠燈前停車,卻發現自己突然什麼也看不見,一位假意攙扶司機回家卻旨在偷車的人,不久後也因不明原因而突然失明,緊接著像推骨牌似的所有市民都一一被感染而失明,全城當中只有一位醫生的太太倖免於難。當政府因不知感染源也不知要如何醫治市民時,開始設立收容所將盲目者隔離,由於醫生的太太不忍先生獨行,於是也假裝自己失明而一起被送入收容所。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