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躁鬱之心》An Unquiet Mind
【作者】:凱.傑米森(Kay R. Jamison)
【出版】:天下遠見(1998年4月初版)


「老實說,我有時看來充滿歡笑、興高采烈,也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彷彿我心中也感受到上帝了解我內心的喜悅。但我的靈魂卻禁錮在死寂的沉睡中,而心靈的千處傷口也汨汨流出鮮血。──雨果.伍爾夫」


凱.傑米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被譽為世界躁鬱症研究權威,經由本回憶錄揭露自己從少女時代即與躁鬱症纏鬥的心路歷程,於一九九五年完成本書後,凱即停止診視病人專心寫作與教職。

一九六一年,就讀中學的凱,首度遭受躁鬱症襲擊,第一次輕微躁症的病發,讓凱感到精疲力盡、欣喜若狂,隨之而來的鬱症發作使凱經常想到死亡,心如槁木死灰。然而,對凱來說,這一切遠不及十三年後真正病發時內心世界的崩潰……。

「我並非某天醒來後,發覺自己瘋了,如果人生這般簡單就好了。」

一九七四年,凱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同時獲聘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系助理教授,任教不到三個月,精神已嚴重錯亂:躁症發作使心智加速競爭,工作場合的狂熱行為日益加劇,婚姻宣告破裂只好分居;最嚴重的,躁症本身自然地膨脹了個人經濟能力,凱無止盡的使用信用卡後爛帳堆積如山,只能向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哥哥求助。

在同事的說服及鼓勵下,凱決定向精神醫師求援。醫生的診斷確認凱得了躁鬱症,並且可能必須無限期的服用「鋰鹽」。藥物是凱活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服藥初期,如同大多數早期躁鬱症患者的反應,凱並不認為自己真的有病,而且非常思念過去「活力充沛」的自己。

服用鋰鹽後半年,凱自行停藥,幾週後,躁症鬱症隨之發作,接著只好重新服藥,在不斷重覆循環的模式中,躁症發作愈來愈頻繁,憂鬱症也不斷惡化,且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我無法再忍受這種痛苦,無法容忍自己變成如此精疲力盡、惹人厭煩的人。我覺得無法繼續承擔使家人朋友混亂不安的責任,我的腦中產生一種執迷的連繫,認為自己就像小時候所見,為救人而不惜喪生的駕駛一樣。『自殺』,是我能為我所關心的人做到的唯一一件公平事;它對我個人而言也是一件明智之舉。就像一個人會將動物無痛苦地處死,使其不再受苦。」

在首度自殺獲救後,凱即受到親友嚴密的看護;而在患病後,幾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也為凱的生命帶來黎明前的陽光。首次與服務於英國皇家陸軍醫院隊的大衛相遇時,凱因與分居的丈夫仍分分合合而數次拒絕大衛的感情,與丈夫正式分手後兩人即展開甜蜜的相戀,然而,就在交往後不久,大衛在尼泊爾執行任務時因嚴重心臟病突發去世。那年大衛四十五歲,凱三十二歲。

此後,凱退居在自己的世界裡,想盡辦法封閉自己的心靈,努力工作、主持門診、教書,在沒有愛情的日子裡,持續服用鋰鹽讓凱的生活得以持續往前。工作八年後,凱申請一年休假遠赴英國,修補自己被撕裂的心靈與傷口……。

在華盛頓的聖誕舞會中與理查相遇後,凱即與這位知名的精神分裂症專家陷入熱戀,第二段婚姻讓凱明白「愛」雖無法治療瘋狂,卻能產生助力,讓痛苦變得較能忍受。

「就像,在痛苦折磨中,愛情看著瘋狂而容顏依舊。」

閱讀此回憶錄,不但能夠進一步了解躁鬱症的各種樣貌,同時也能藉由作者親身經歷的描述中,增加對個人或周遭親友情緒的敏銳度,在需要時,給予援助與力量……。

「我很早以前就放棄了想要一個毫無風暴的生命,或置身於沒有乾枯殺戮的世界。生命太過複雜,太過不斷變化,我們只能依著它原來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