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靈魂自由人》
【作者】:曾野綾子
【出版】:天下雜誌(2004年9月初版)


「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生命最終極的追求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隨著年歲的添增在心裡泛起的漣漪愈顯深邃,物質世界的盲目追求只會讓人的慾望無止盡的擴張──因為沒有滿足的一刻所以總深信幸福會在下一個購物站出現。

答案,或許因著年紀的不同與眼界的開闊而有所差異。

剛出生的嬰兒,追求母親溫暖的懷抱與滋養;十歲孩童,尋求同儕與師長的肯定;二十歲的年輕人,渴望的或許是愛情的翩然降臨;三十歲的成年人,為了「成家立業」四處奔波……。而之後的人生──人生的下半場,追求的是什麼?

日本知名女作家曾野綾子在她的最新著作《靈魂自由人》中說道:「追求靈魂自由是我畢生最大的心願。」

一九三一年生於東京,曾野綾子以擅寫人類情感與社會寫實面廣受佳評,一九九五年擔任日本財團會長(無給職),協助發放每年數百億元的款項捐助,為了確實掌握資金流向常到國外考察,至今已遍訪過一百多個國家。五十二歲那年,曾野綾子與一群朋友駕著兩部車,花了四十天、八千公里的行程橫越撒哈拉沙漠,目前高齡七十三歲的她,依然筆耕不輟,在字裡行間與讀者分享她的心靈世界。

什麼樣的人在心靈上是不自由的?曾野綾子以二十篇散文小品娓娓道來她載浮人生七十餘的觀察與體悟。失戀後苦苦糾纏對方的人,常以為強人所難就能讓事情好轉,卻不明白講求緣份的情感並非個人力量所能掌控,能夠不以「被拒」為苦,默默承受被拋棄的痛苦,這種「靜觀其變、聽天由命」的灑脫態度,綾子認為才是心靈真正自由的人。

此外,曾野綾子認為,崇尚名牌的人也是心靈不自由的人,這種人其實往住沒有自己的眼光,她打趣著說這類嗜名牌為購物準則的人遠不如她家的貓。綾子家的貓喜歡吃魚板,但不管綾子餵牠吃的是名店或小店的魚板都不影響貓咪的真正喜好,「牠只相信自己的舌頭,評價也罷、名牌也罷,都跟牠無關。」

在職場生涯上,曾野綾子鼓勵大家要「勇敢走窄門」──「我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就算會窮困潦倒也無所謂。」綾子認為,真正束縛人心的其實是「大眾取向」、「人云亦云」,哪裡熱鬧哪裡去的心態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潮流,而沒有勇氣面對自己,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日後終將被茫茫人海淹沒。

「其實只要不挑剔,人生到處都是退路。」

深受天主教影響的綾子經常提醒自己:「凡人皆有死,人生只是永恒前的一瞬間,我們這一生只是一趟短暫的旅程,我們都是人生的過客。」這樣的想法讓綾子的靈魂獲得相當程度的自由:盡好自己的工作本份不戀棧高位與頭銜,不喜歡交際應酬就謝絶邀約,不擔心離職後找不到工作,不一定要住在大城市……因為沒有太多的「一定」、「必須」,生命揮灑的自由空間與尺度也跟著寬廣起來。

但曾野綾子也有她的堅持。

她不相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的道理,因為人世間的因果沒有絕對的必然性,因此在她任職財團會長期間,她一直設法在財團內營造出某些氣氛,其中之一就是讓職員「對不公平習以為常,並且對運氣不佳一笑置之。」

而對日本近年來出現的「單身寄生族」,綾子認為這些人表面上像是在打造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天地,但實際上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她堅持著這樣的信念:「基本上,要得到自己日常生活的用品,就必須出去工作賺錢,再用賺取的酬勞換取物品,這是人的義務。」

「所謂自由並不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與曾野綾子初相逢是藉《中年以後》(天下雜誌2002年出版)這本書搭緣,喜歡她對人世的洞察與溫柔中帶著寬容與堅持的信念,我常覺得,「讀書如交友」。有時結交一些不同世代的「老」朋友往往能夠讓自己的視野不再侷促於當下的紛紛擾擾,老朋友們的歲月印記讓「談心過程」充滿魅力,促膝長談仍意猶未盡。

「我覺得每個人在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觀時,必須有不受他人影響的決心,否則心靈便容易受到束縛。如果做任何事都非常在意社會評價,就無法堅持做對的事。」


【附錄:窄門另一邊的風景──陳芳明】

(註:本文作者陳芳明為政大中文系教授,同時也是知名作家。該篇文章為《靈魂自由人》之推薦序,本文內容極為動人,僅節錄部份內容供大家饗宴,品嚐另一位「老」朋友的自由靈魂。

在我三十歲時,就已暗地裡有了覺悟,必須好好追求真正的自己。那時我還在遠方的異域浮遊漂泊,整個靈魂的燃燒其實都是引燃自濃烈的鄉愁。我終於開始領受孤獨的滋味,在那樣的歲月,我嘗試卸下人間種種的枷鎖,包括名聲、欲望以及自私、傲慢、偏見。也許那時的年紀還不足以克服有形無形的枷鎖,但是我知道自己應該選擇怎樣的生活態度。

追求自我並不意味選擇孤獨,更不意味離群索居,而是依照自己的風格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生命苦短,我無須選擇或被迫選擇大家都在做而自己並不感動的事,庸俗地追求風尚,愚昧地膜拜偶像,傲慢地炫耀知識,這些都不能為我的心靈找到安頓。直到結束流放生涯時,我更加清楚自己回到台灣應該要做什麼。

返台十年,我都是依照我的心情來規劃我的生活方式。我曾經在政治裡翻滾過,但最後還是選擇離開,因為我不願違背自己的心情。回到學校後,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幸福。我教我喜歡教的課,我寫我喜歡的書,那種境界正是我三十歲時曾經嚮往過的。到了向晚的年齡,我開始體會到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的真正意義。做任何事情都無須設限,但是自己的行為與心情都恰到好處。

與曾野綾子相較之下,我可能還是一位疑神論者。在什麼地方,我可能還是被什麼囚禁著、遮蔽著。但是,朝暮穿越窄門的那個方向,我從未放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ndao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